会计金融系积极参与申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(图文)
信息来源:贵州经贸职院发布日期:2018-09-14发布作者:管理员浏览量:

 供销社1.png   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:“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,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,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,提高原始创新、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,更加注重协同创新。”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,贵州省高等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,由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牵头,股金社协同参与创立农村大数据金融协同创新中心。本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,为黔南州区域经济发展和研究生产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提供重要平台,研究成果将为经济发展、农村大数据金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经验,可以为政府扶贫决策发挥更好的智力支持。

 “三农”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,本中心将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技术创新,开展应用型技术攻关,产出一批关键领域或关键环节上的科研成果,并进行成果转化利用和示范推广,助推贵州现代农村金融服务发展。

本中心充分释放人才、资本、信息、技术、资金等创新要素的活力,转变创新方式提升人才、学科、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,集聚一批农村金融、大数据方面的人才,建设一批品牌专业、优势专业、骨干专业,培养一批农村大数据金融发展方面的拔尖创新人才,汇聚建设黔南州农村金融协同农业发展为省内一流、国内领先的研究平台,攻克农村农业发展的技术问题,同时建设面向产业发展的课程体系。

机制体制建设将设立政校企多方参与的理事会、管委会,开展人事管理、科研绩效管理、第三方评价机制等机制改革,调动科研人员、教师、企业人员在教学、科研、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性,协调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规程中资源的整合利用。

专业与课程建设将利用本院大数据专业技术方面的创新、优化专业结构、重新设置、调整专业,同时更新优化课程内容,服务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,使内容更符合产业发展、企业生产的新的现实需要。

人才培养建设将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使学生学习、实训全天候全产业链得到锻炼,积极探索2+1、1+2等学制人才的培养模式,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,同时创新教学模式,改革教学方法,强化实践锻炼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。通过产学研三个环节实现企业、学校、科研院所三主体协同育人的目标。

创新团队和创新能力建设,利用中心的人才、设备、场地等资源优势,申报一批省州科技人才支持项目,科研人员、教师在中心交流与互聘中转换角色,共同提高能力和素质,培养一支兼具生产、教学、科研能力的科研创新、教书育人创新团队。

供销社2.png    其次,本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创新点:

1、人才培养、学科建设、科学研究三位一体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,人才是根本,学科是基础,科研是支撑

2、校企联手, 创新有平台,成果运用有基础

3、校校合作,创新经验有共享

4、科研、人才、大数据金融于一体的综合性协同创新中心

5、体制机制建设、改革是重点任务

再次,协同创新前期积累,形成了一个基础,二项优势、三点探索和四方合作。

1、中心的牵头单位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由两个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合并而成,开设会计学、金融管理、财务管理、大数据、旅游管理等专业,为中心提供一个坚实基础。

2、二项优势:一是硬件---具有财经专业开放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;二是软件---具有一支理论研究和实践丰富的师资队伍。 

3、三点经验:合作社采用“1+N+N组织架构和生产合作方式”、“贫困户利益链接模式”;“供销合作+生产合作+信用合作”;超市技能实践经验。

4.构建了“校政行企”四方协同创新的合作框架。

最后,协同创新未来发展前景

(一)科技创新

(二)人才培养

(1)培育省内领先、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村大数据金融研究专家和学术团队;

(2)培养一批能够专门从事农村大数据金融事务的技术型技能人才;

(3)培养一批新型职业金融服务从业者、利用大数据平台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。

(三)成果转化

(1)逐步大面积、大规模推广

(2)塑造本中心的品牌

(3)带动农村产业的发展

(四)成果转化

(1)逐步大面积、大规模推广

(2)塑造本中心的品牌

(3)带动农村产业的发展

(五)学科发展

(六)可持续发展能力

 

协议1.png

Baidu
sogou